正所谓招不在新 管用就行。

这一套招数 道门用了不止一次 甚至可以追溯到玄圣时代 算不得什么秘密。很多人都清楚其中的套路 只是身在局中 就不是那么好分辨了 毕竟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就算能够分辨 也未必能够反抗。

这就像当年的“推恩令” 号称什么无解阳谋。其实关键不在于“推恩令” 而在于中央朝廷的强大实力。

若要说得详细一点 其实是自白帝到武帝足足四代人的不断耕耘努力 一点点突破诸侯国的底线 最终水滴石穿 完成千古伟业。

其实还要算上祖龙 先是祖龙推行郡县制 把自上古人皇时代形成的、如同天理一般的诸侯权威瓦解 强行集权 虽然祖龙最终被反噬 但基础已经打下了。白帝在立国之初 不得不妥协 走郡国并行的路子 不过解决了强大的异姓王。接下来白帝的皇后又解决了一大批龙子龙孙 文帝将最大的齐国一分为六 景帝更是打赢了七国之乱 其中夹杂着各种官职改革、解决功臣集团等等

⌅喜欢看莫问江湖写的过河卒_第一百六十五章 阳谋吗?那就记住玩文&学小说网的域名wanwx.com⌅(请来玩文&学小说网&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直到武帝时代 凭借对外战争胜利的巨大威望 这才成功推行了推恩令。

这不仅仅是奋六世之余烈那么简单 而是横跨了两个王朝的巨大变革 又岂是一个“推恩令”能够概括的。

“推恩令”就好似西洋人结婚的戒指 是最后一道程序 看似关键 可如果没有前面的诸多努力 这个戒指是无论如何都戴不上去的。

在这个过程中 儒门也发展起来 最终击败道门 成为天下共主。从此之后 道门处江湖之远 专注造反起事 孜孜不倦地给儒门造反 如正一道的割据蜀州 又比如太平道的黄巾大起义。直到千余年之后 道门才终于击败儒门 夺回了天下共主的位置。

所以推恩令从来就不是什么无解阳谋。

换成大魏末年 大魏朝廷一纸诏书 让秦家、李家、张家等地方豪强诸子分家 来一个所谓的“无解阳谋”推恩令 这几家多看一眼都算输。

中原有一位武灵王 胡服骑射 可谓一代雄主。最后就是动了强大利益集团的根本利益 最终竟是被活活饿死。

其实道门也面临这样的困境 玄圣想要用九堂取代三道 加强集权 其实就是变相的推恩令。玄圣有重建道门、取代儒门、击败佛门的赫赫武功 无人能比的巨大威望 掌握了道门内的绝对实力 自然可以推动 强行建立了九堂 并从三道手中收回了“造物”、“鬼神”、“人间”的权力 重新分配给九堂。

可因为某些特殊原因 玄圣未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