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道门讲平等 但道门同样受儒门影响很深 许多道门之人骨子里还是儒门那一套 君君臣臣 父父子子。找一个足够强大的父亲 然后把不如自己的人变成儿子、孙子。

这种想法甚至已经浸润到了生活的点滴习惯之中。比如有人极为推崇某人 其他人看不惯 就将其称作是某人的“孝子”。更有甚者 有人推崇某人到了极点 便称某人为爹。甚至骂人也是围绕着伦理的这一套展开 说到底无非是谁做谁父亲的问题。

再往大了说 中原王朝对待周围藩属的态度也是如此 所以中原百姓最喜欢将诸多藩属国视作中原王朝的儿子、孙子 并迅速从中获得极大的满足和快感 皆因这种因为伦常辈分错乱的愉悦已经深深刻在了其骨子里 甚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称量伦理得失的秤 抹除不掉。

西方的圣廷也好 东方的道门也罢 还停留在思想上 儒门的学说却已经浸透到了骨髓中 化作一言一行 甚至中原人都意识不到自己的所行所想已经彻底儒门化了。

张月鹿出生在道门世家

➦喜欢看莫问江湖写的过河卒_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姓公子吗?那就记住玩文学小#说网的域名wanwx.com➦(请来玩文学小#说网#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所学的也主要是道门经典 而非儒门经典 所以受到的影响要远远小于普通人 很早前便产生了对儒门的质疑。

她很喜欢儒门的道理 拿来做人是极为不错的 她没有什么不认可的。也不得不承认 在某个历史阶段 儒门的确是极为先进的 可如果现在还把儒门的那一套用来治理天下 那就很不合时宜了。

一位道门祖师曾经说过 世上只有一个半圣人 一个圣人是太上道祖 半个圣人是至圣先师。太上道祖有《道论》和《德论》 合称道德五千言 既有天下之观 又有宇宙之观 人间宇宙共同构建一个完整的世界。而至圣先师只有天下之观 没有宇宙之观。故而千百年后 太上道祖的想法理念仍旧光耀天地 而儒门却不断被人诟病。

从这一点上来说 儒门颇有些先天不足的意思。

儒门将天下视作一家 将国事视作家事 在一家之中 最重要的不是对错 而是和谐、稳定 正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 在一个家庭之中 很难真正去探究对错 不是非黑即白 谓之中庸。但儒门的修身又提倡做个正直君子 修身理念与治国理念相互冲突 最终结果就是逼得人人都做伪君子 谓之人心向下。

正因如此 道门内部关于去儒门化的声音从未停歇 而儒门也意识到了自身的问题 虽然有荀卿、亚圣不断缝缝补补 但理学圣人将儒家彻底儒教化之后 天理深入人心 礼教壁垒高筑 已然是不能挽回 哪怕后来又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