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大家知道那块地方。

“不就是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地方吗?”当一位皇子把这话说出来的时候 灵堂里弥漫着一股很怪异的沉默。

他们已经彻底品味出来了。“大明正统在印度”,这句话中的浓浓嘲讽意味。

【上述结论是一个较为笼统的概括。

实际情况复杂的多 甚至可以说便是放在明初这个较短的时间范围内 明朝政府面对的土地情况都是动态变化的。

朱允炆的建文新政有一条 是减免苏松等地重赋。其实这个“重赋”,应该特指“官田重赋”。请看宣德5年秋粮的直观数据:

松江府 官田84.52%。产出了94.16%的秋粮。

苏州府 官田62.98%,产出了95.47%的秋粮。】

对于这点 在很早以前 大家都已经听过了。

那可是光幕第一次出现呐!愚蠢的他们 还对着这光幕顶礼膜拜!朱棣凉凉道:“也是朱允炆好名声的来源呐。”

郁新犹豫了一下 还是补充道:“镇江府、宁波府的官田都比民田低很多 湖州府、嘉兴府应在

四分之一(24.62%、26.82%)左右 常州府更是仅七分之一(14.64%),和苏松并不完全一样。"

见大家的目光全投向自己 准备听自己的高见 他又忙道:“不过官田仍是产粮过半数 占地少更突显官田赋税重。"

【他会这么做 大抵是王叔英等人的官田、民田税率不一的建议令他深有所感 于是虽没有采取具体分田的均田制。

但采取了“均赋税”。】

郁新问道:"怎么个均赋税?官田里 不同的田亩 税也是不同的。如果都均了 粮总要征到一个数 这些被分拨到民田头上 民田的总亩数却总是瞒报。如此下去 民田百姓之重亦是严苛!"

朱元璋生气道:“那卷尺为我摄宗孩儿清丈田亩一事提供便利还被特意提出。可见大明以后 天下黄册之编纂又是疏于管理 不知有多少埋没之地!朱允炆 你和老四打仗打的那么欢 能有时间去编黄册?"

朱棣本来还听得津津有味 听到最后一句话 突然嘎住。……呃 爹你这个笑话 倒是很通地府

【同时 他取消了内库里专门设置收纳罚没财物为主的“脏罚库”。——PS:明初 即朱元璋、朱棣时期的内库和未来的内库是两个概念。

朱元璋认为“人君为天下之主 当贮财于天下”,“人君以四海为家

Θ织岁提醒:《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最新章节第 191 章 天下布狗免费无弹窗阅读将第一时间在玩文@学小说网更新,记住域名wanwx.comΘ(请来玩文@学小说网@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