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权力中枢,宣政殿。

今天朝会,李世民脸上的气色看起来还算不错。

自从长孙皇后薨逝之后,他悲痛万分,很多国事也都交给了太子去处理。

不过,即便是在服丧期间,宣政殿前每日的朝会也从未中断过,李世民身为一代英主从不会因私废公。

今天在大殿之上,有很多重要的政务需要君臣一起商讨,而其中有两件事最为紧要。

李世民手中攥着一份来自帝国北面的紧急军情,自月初北上讨伐薛延陀的大军出征以来,已经数次在战场上遭遇挫败,原定作战计划迟迟未能兑现。

“情况你们都已经了解了,薛延陀近年来表面上对我大唐称臣纳贡,但背地里却在积蓄力量,排除异己,试图摆脱我们的掌控,因此朕才决定派一支大军前往征讨,以示警告。”

“但这次选将从目前看来,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太子所举荐的这几个人恐怕要辜负你对他们的期望了。”

李承乾脸上无光,从今天踏进宣政殿那一刻开始,他就盼着李世民不要提起这件事,然而战事紧急,丝毫没有侥幸的余地。

李世民一向非常重视帝国对外敌的威慑力,因此在他的治下,唐军曾北击突厥,远征高昌,千里奔袭吐谷浑,不停向周边的外族邻邦展现着强大的军事实力。

国家要发展就得先稳定边疆,没人找你麻烦的话,那自然就可以心无旁骛地发展民生百业了,这是使大唐长治久安的基础条件,绝对不容有失。

因此这一次讨伐薛延陀受挫,让李世民大为不满,而率军出征的将领又多是太子李承乾力荐的亲信之人。

事实证明,李承乾的决策是有欠考虑的,当事情进展顺利的时候,这件事叫做举贤不避亲,而一旦出了差池,就变成了任人唯亲。

此时,殿内鸦雀无声,前方打了败仗,让众人都不敢随便发表意见,免得惹皇上不高兴。

李承乾没办法,话头都直接引到他身上了,他要是也一声不吭的话,李世民是不会放过他的。

于是李承乾上前一步,禀报道:“父皇,目前我军只是遭遇小小的挫败,几位将领都是身经百战的忠勇之士,他们定当可以稳住阵脚,徐徐图之。”

“另外,儿臣以为薛延陀不过是些有勇无谋之辈,他们见我大唐军队前来,无非是假装摆出要与我军决战的架势,实际上他们根本就没有这样的胆子。”

⑦喜欢看兮如风写的大唐:逆子,还给朕藏了多少惊喜_第四百三十四章 朝议吗?那就记住玩文学小说%网的域名wanwx.com⑦(请来玩文学小说%网%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李世民瞥了李承乾一眼,质问道:“哼,好大的口气,行军打仗涉及方方面面,从来没有强者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