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银数量其实不算多的,但自从民间自发开始使用金银作为流通货币后,对金银的需求就变大了。恰好也就是在明朝时候,海外那些列强对华夏开辟了商路,大量的海外金银流入华夏——”

小胖老板说着,李晓诗发现,弹幕上竟然很少有问“不是海禁吗”“为什么还能做生意”的人,不由也是慨然。

看来即便身为古人,大家对这些看得多了,自然也就懂得多了。

那可不就是懂的多了么,就算不懂,有那么明显的引导学习,往自己生活里一代入,自然也能想到了——海禁有什么用?那小胖子昨天不是就说过了么,海禁,禁的只是遵纪守法的民,对于那些仍然想要以此牟取暴利且有权有钱的人来说,根本就和没有一样。

只是……

这样大量的金银流入华夏,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了。

李世民有些忧心。

不管是丝绸还是茶叶吃穿等,货物资源的数量就那么多,越多地拿出去换,国内的就会越少,一时还不显,但久了总会显出这一点来的——换来的是什么?是不能吃不能喝的金银等死物,那金银储存量越来越多,可供购买的货物却越来越少,那么然后呢。

②丁珰提醒:《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最新章节第 168 章 第一百六十八课免费无弹窗阅读将第一时间在玩文学小说@网更新,记住域名wanwx.com②(请来玩文学小说@网@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然后,国内的物价恐怕会越来越高。

再然后……

这种情况其实用现代的词语来概括,叫做通货膨胀。

但很明显李晓诗现在还不太了解这个词,古代的观众们就更不了解了,不过词语的内涵和现状他们却都能想到——虽然整体来说有利有弊,但终究还是弊大于利的。

最起码对于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和发展来说,绝对不能算是好事。

“明清时期,我国成为白银大国,世界上一半还多的白银都流进了我国。国内以白银等作为主要流通货币,那朝廷发不发行货币等等就根本不重要了,而且因为国家的铸币权不再重要,明朝朝廷对民间经济的干预能力基本等于没有——所以我说,朱元璋是真的吃了没文化的亏,眼界真的太狭窄,也根本一点经济都不懂。”

小胖老板摇头:“而且他留给明朝的祸远远不止这点,他那个海禁政策,让明朝官府在关税上的收入为0,所以虽然明朝一直有人在对海外做贸易,但相比以巨大数额关税充盈朝廷的宋朝,明朝是没有关税可以收的,朝廷真的穷得叮当响。也不怪他们给官员俸禄少,因为朝廷真的没钱啊,然后呢?然后官员俸禄少,又没办法维持花销,就只能去想别的办法搞钱,这就是个恶性循环。更别提还有皇帝总想着从国库搞钱到

章节目录